1995年如何交易股票(95年最牛股票)

  • 股票是如何交易的
  • 听说股票日内交易这种股票操作手法在1995年的时候被推行过?是真的吗?
  • 1995年原始股还有吗?
  • 90年代股票当天可以买卖吗
  • 急:琼民源公司案例审计分析
  • 谁可以告诉我从95年到现在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行情的时间?最好具体一点.不胜感激!!
  • 1995年股市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 1、股票是如何交易的

    如何进行股票交易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深、沪两地交易所均实现了交易无纸化、电子化,投资者进入股市必须先到当地证券登记机构分别开立上海、深圳股票帐户,只有拥有股票帐户,才能进行股票交易。
    开立股票时投资者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一般为身份证),并提供投资者的详细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投资者办理了股票帐户后还需在券商(证券公司)办理资金帐户,而这个资金帐户也仅仅在该券商交易有效。投资者如需在别的券商交易,需另外开立资金帐户,因此,一个投资者可拥有多个资金帐户。投资者资金帐户的存款,券商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投资者在办妥股票帐户及资金帐户后即可进入市场买卖,客户填写的委托买卖股票的委托单是客户与券商之间确定代理关系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目前在我国券商提供的委托方式除填单委托外,还有自助委托、电话委托、可视电话委托、委托机委托、网上委托等,其委托内容券商必须如实受理,如果成交结果与委托内容不符,客户可向券商提出交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券商受理客户委托一般先由券商的电脑委托系统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直接进入交易所内计算机主机进行撮合成交。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进行,即在一定价格范围内(昨收盘价的上下10%之间),优先撮合最高买入价或最低卖出价。
    现在证券市场的运作是以交易的自动化和股份清算与过户的无纸化为特征的,客户在委托买卖的次交易日必须到券商处办理交割,也就是客户与券商就成交的买卖办理资金清算与股份过户业务的手续,此手续俗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券商向客户提供的交割单需列出客户本次买卖交易的详细资料,至此客户的股票交易才结束。
    T+0是我国A股市场在1995年5月1日之前实行的交易制度,B股市场更是一直保留到了2001年12月1日。由于T+0允许股票兑现的资金立即入场回购,使有限的资金增加了使用效率,对于提高股票换手率、活跃市场交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交易量依赖较大的券商对T+0情有独钟,是可以理解的。但T+0在扩大交易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当日对冲的空间,为股价操纵、市场操纵行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从而成为庄家赚钱的利器。就此而言,A股自1995年5月1日起、B股自2001年12月1日起改T+0为T+1以来,在抑制投机气氛、减缓市场震荡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虽然大资金大机构大主力大庄家不免感到不过瘾,但市场人士对此还是有共识的,对此,不能轻易否定。即使是同海外资本市场接轨的香港,据报道,香港证交 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在中国B股实施T+1以后不久曾经表示,香港证交所已与海外主要市场达成共识,在2003年至2004年实行T+1,但具体实施时间,仍需待该所的第三代结算系统升级及运作顺畅后才有定案。可见,海外资本市场对T+1的态度也是比较积极的。
    那么,中国市场一些人士为什么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张走回头路,抛弃T+1,恢复T+0呢?从好处想,可能是为了通过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以突破目前资金面上“场内的想出出不去、场外的能进不想进的”围城。但这显然不是T+0借花献佛的本意。在管理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发展基金以及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有望入市的形势下,中国股市缺的并不是资金。同时,在T+1条件下,市场也不是没有过交易活跃的大行情。目前的交易清淡,不能简单地诿过于T+1。不能不注意的是,前期由于庄家行为遭到严厉谴责,和害怕像吕梁集团一样受到司法追究,曾经趁重大利好政策出台之机胜利大逃亡的庄家,近期似乎有点闲得手心发痒,有蠢蠢欲动之势,市场中也不时发出呼唤庄家的声音。有理由相信, T+0的复出,有替庄家行为张目之嫌。
    不可否认,在T+0的条件下,股票持有人有可能通过高抛低吸降低持股成本,在这个意义上,T+0具有一定的避险意义。但如果说,这个避险意义对中小投资者特别有利的话,恐怕是言不由衷的欺人之谈。因为中小投资者从其资金实力来说根本不可能自如地操控一支股票价格的短期升跌,他们至多是搭搭股价电梯升降的“便车”,至于升降的主动权大抵操控于大资金大机构大主力尤其是庄家之手。由于这种盘中的股价趋升趋降大多是没有规律的,甚至是不宣而战的瞬间的骤升骤降,对于处在被动地位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否吃得准股价异动所反映的赚钱机会和避险机会的区别犹在未定之天,谈什么利不利?
    相反,从以往的实践来看,T+0却确实使得大资金大机构大主力大庄家对股价操纵自如,游刃有余。在T+0的条件下,由于投机空间的放大,可以运用的投机手段越多,资金成本反而越低。同时,由于回购交易与对冲在形式上并无明显的区别,这就使得《证券法》明令禁止的股价操纵行为可以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大大降低庄家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
    中国股市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投资者渴望发展,期待接轨,也需要稳定。“在稳定中发展”同“在发展中稳定”是不矛盾的。发展和接轨,虽然并不排斥投机,但一味放大投机空间,虽然可以给目前困难重重的券商带来交易兴旺的好日子,却不利于市场稳定,非但不可能为人数特别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创造更好的避险条件,反而有可能将中小投资者推入风险更大的漩涡。这里,究竟孰得孰失,不是很清楚的吗?我们认为:在目前我国股市法制规范尚不十分健全和完善、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依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的情况下,应当辩证看待T+1,谨慎对待T+0,不能因为迎合大资金大机构大主力的投机需求和顾及券商的眼前利益而轻举妄动。

    2、听说股票日内交易这种股票操作手法在1995年的时候被推行过?是真的吗?

    95年中央为了抑制过度投机,推出T+1。再回到T+0,不是没可能,毕竟国外都是T+0,说不定啥时搞个金融创新,除掉停板,回归日内,大盘就嗖嗖起来了。

    3、1995年原始股还有吗?

    不要相信网上有人劝你买的原始股,特别是1995年的,那时候的股票能上市的早上了,现在有人向你推销就是为了骗钱。

    4、90年代股票当天可以买卖吗

    当天都不可以买卖,权证可以。

    5、急:琼民源公司案例审计分析

    琼民源公司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而使股价在短时间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一个艰难的实验。
    一、琼民源重组--上市公司重组的"哥德巴赫猜想"
    (一)重组面临的五大难题:1、股本扩张基础不实,关联往来复杂,资产置换难以实施。2、流通盘巨大,对重组操作主体利润要求高:琼民源流通股由上市之初的3378.5万股增至18742.347万股,巨大的流通盘要求重组操作主体需有足够的利润及一定成长性才能支撑重组后的公司业绩。3、平均持股成本高,重组压力大: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琼民源股价由2.01元被炒作到26.40元,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成本过高,对重组后新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补偿预期高,对重组形成巨大压力。4、社会公众股东人数过多,保持社会稳定是首要目标。1996年底,社会公众股东人数为4.94万,1997年2月停牌时为10.79万人,2个月之内,5.85万人在绝对高位买入股票。巨大的社会公众股东群体在高位套牢已达两年之久,重组成功与否关系社会稳定之大计。5、停牌时间长,重组进入倒计时:自1997年2月停牌至1998年11月北京住总入主,时间已近两年,庞大的社会公众股东在高位持股,损失惨重,必须尽快重组,在时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二、 上市公司重组新模式--公司重组,独辟蹊径
    (一)股权转让: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民源海南公司持有的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划拨给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
    (二)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999年1月5日,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及授权新一届董事会进行公司重组。
    (三)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确立公司重组"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方案:1. 发起设立:由北京住总为主发起人,联合其它六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发展")。2. 定向增发:中关村发展向北京住总定向增发18742万股法人股。3. 等量换股:北京住总以18742万股与琼民源18742万股社会公众股进行等量换股。换股工作完成后,中关村科技随即就换股部分申请上市交易。4.
    新增发行:在上市之后的一定时期,向股权登记日持有中关村科技流通股的股东,按1:1比例配发新股。
    (四)琼民源终止上市,北京住总与其它法人股东共同对琼民源进行"二次创业":本次公司重组换股工作完成后,由琼民源董事会向中国证监会办理琼民源终止上市申请。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它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琼民源将进行"二次创业"。
    三、 公司重组整体方案的战略意义分析
    应当说,本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五大难题。
    (一)对于北京住总:1、为政府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作为本次公司重组主体,北京住总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重组方案设计一直将保护和补偿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应当说,北京住总本次重组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更是在政府大力协调、中介机构专业配合下的具有深远意义及战略高度的行为。2、通过本次重组上市,投入优质资产,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控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北京住总此次作为新设公司的主发起人,将下属10个全资子公司的优质资产及对两家公司的股权投入组建新公司,达成对中关村发展的相对控股,实现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3、大幅提升企业知名度。
    (二)对于中关村发展:1、构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关村硅谷"高新技术龙头概念。2、七大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为良好法人治理结构的构筑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埋下双重伏笔。
    (三)对于琼民源社会公众股东:1、两步补偿:第一步,通过"等量换股",将社会公众股东由可落实每股净资产仅为0.032元的琼民源换到98年预计每股净资产2.21元的新设公司;第二步,通过向股权登记日持股者按1:1比例配发新股。2、两步走、两步间隔一个月左右基于两方面因素:充分考虑了对市场风险的化解;便于原公众股东筹集资金或部分变现参与第二次配发。
    (四)对于琼民源法人股东:终止上市后的琼民源将在北京住总的带领和北京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切实搞好"二次创业",以保障琼民源广大法人股东利益。
    四、 本次公司重组对于资本市场及业务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拓展上市公司重组新模式:公司重组模式保留了被重组公司的法律主体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避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难题,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二)产生了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终止上市公司,启动优胜劣汰机制。
    资料来源:证券时报http://www.p5w.net

    6、谁可以告诉我从95年到现在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行情的时间?最好具体一点.不胜感激!!

    当大盘还在延续着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开始积极选股,为将来大盘企稳时能及时参与炒作打下基础这时要重点选择股价曾经大幅下跌,而又能领先于大盘止跌企稳的个股,将它们列为关注对象。越多痛,你都是我的想念,就象你美丽的花

    7、1995年股市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准确的说是95年进去后,股市进入了一个慢牛时期,一直牛到2001年!不是95年赚翻了

    内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