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才能选到成长股?
怎么才能选择到像贵州茅台这样一只具有成长性的股票,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关注的问题。
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一家公司即使收益很好,但如成长性不好,也不会很好地吸引投资者。
那么如何去挖掘这样的成长公司呢?
首先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规模,简单来说,行业越大,公司的未来成长空间越大,相反则公司成长空间越小。如果一个行业的空间仅有十亿,就算你独食,也不过就十亿空间,还能增长吗?但如果一个行业具有万亿空间,则天高任鸟飞!如5G、半导体、物联网、独角兽、人工智能等行业前景无限。
其次,行业的增速很重要,行业是势,时势造英雄,宏观经济和行业现状都是企业生存的土壤。理论上增速较快的行业,更容易往成长发育。若行业停滞不前,冒然进入该行业,日子会过得很煎熬,甚至还没见到光明之前就已经倒下,除非资金实力非常雄厚,足以让你等待曙光出现。
当然,在业绩快速增长股中挑选潜力股的时候,还得具体分析公司成长性比率,它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这些指标主要有:
1.总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总资产减去期初总资产之差除以期初总资产的比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固定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减去期初固定资产总额之差除以期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增长反映了公司产能的扩张,在分析固定资产增长时,投资者需分析增长部分固定资产的构成,对于增长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还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投资者需关注其预计竣工时间,待其竣工,必将对竣工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增长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较早月份已竣工,则其效应已基本反映在本期报表中,投资者希望其未来收益在此基础上再有大幅增长已不太现实。
(炒股跟泡妞一样,要学会挖掘潜力股,提前埋伏)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如果一家公司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4.主营利润增长率
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5.净利润增长率
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连续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如其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专家之一菲利普.A.费舍(《怎样选择成长股》作者)还总结出了“闲聊法”以及选择股票的“15要点”。所谓“闲聊法”,就是通过接触甚至是聊天的方式向熟悉这家公司的人获得意见。
菲利普.A.费舍分析说,只有当你“闲聊”的时候,这些熟悉公司的人才能肯定自己不会“祸从口出”,因此才乐于谈论自己从事的工作领域,并且畅谈竞争对手。这时候,你不妨找同一行业的5家公司,问每一家公司一些问题,如另外4家公司强在哪里、弱在哪里。这样5家公司极其详尽和准确的画面,十之八九可因此获得。同时,你还可以从这家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口中,打听它的情况,这样获得的资讯同样能叫人称奇。政府部门、高校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以及同行的研究人员、行业协会等同业组织的专业人员,都可以成为你获得有价值资的来源。
2、如何挖掘成长股
可以跟踪每个季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和销售收入,然后计算同比的增长。看A股所有连续走牛2年以上的上市公司,你就会发现这些公司可以连续N多个季度的净利润保持高速的增长,有的是连续50%以上,有的甚至100%。所以通过对单个季度的净利润增速的挖掘,可以找到成长股的一些痕迹。
另外一个,投资成长股一定要看的懂K线图,学会仓位的控制和资金管理。因为成长股的估值弹性很大的,往往是由市场的情绪决定的。同样业绩增速很快,由于市场预期变化,给予估值可能从20倍增大道60倍,又从60倍降到20倍。这种估值情绪的变化,通过K线图可以研究出来。比如最近的海康威视、歌尔声学。他们每个季度业绩增速都很快,是个确定的成长股,但是股价却跌很厉害,那是因为估值水平下降了,市场的预期发生变化了。
你可以用百度搜索“成长股投资网”,这个网站会不定期的推荐一些业绩增速较快的成长股,然后又实盘操作,每天收盘后公布在网站上,在栏目“今日操作”里面。
3、成长股的买卖时机
买入时机选择
一般事后诸葛亮式的思考是:在低点买入,高点再卖出,然后低位再回补。这种纸上谈兵的操作,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位神仙可以做到。如果有那位高人做到,那他的财富一定会超越巴菲特。
费雪告诉我们,没人能够知道高点低点,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两个办法:
1、如果没有财务知识或没有时间研究,可考虑在特定的日子里购买股票,比如每月,或者每季度的某日去买,然后就一直持有。
2、按照安全边际原则购买成长股票。
卖出时机选择
用费舍的话讲,就是只要当初选择正确,卖出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
少意味着多,尽量少操作才可以多赚。
但如果发生如下情况,随时都是卖出时机
1.一开始即买入错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清楚;
2.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变化;
3.有确切的把握发现了一家更好的企业。
除以上所述,否则不要轻易卖出。
集中持股 社会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在优秀企业当中,能够成长为巨人公司的企业,只是极其少数的。我们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他们选择出来,然后长期持有,就可以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
分散投资对人的能力是一种考验,没人有能力了解很多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而对不了解的企业来说,分散投资的风险反而很大。
分散投资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4、成长股都有哪些判断标准
目前市场上对成长股判定,有大致5种方法,欧奈尔选股法、彼得林奇筛选法、巴菲特成长性投资法、巴菲特确定性投资法、美林时钟投资法。这些百度都能搜出来大致的判定流程,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在主营收入增长,ROE,ROA及其变动(斜率),PEG,PB和市值总和考虑来给公司定价。一般当过去6个季度出现有明显的ROE增长趋势出来后,且去年ROE不低于17%,后一季度的美股收益同期增长在25-50%之间的标的会是我重点研究和介入的对象。同期增长低于25%的话,即使有成长性,市场也不会开始推高该股估值,比较典型的就是苏泊尔。但是增速太高,又往往不确定高,因为投资者很难相信这么高速的增长会持续,所以不确定高很多。
5、A股20年以来 比如容易出高成长性个股的行业有哪些?
等到上了100元,那时不是知了吗
6、普莱斯怎样投资成长股
五十年前,华尔街出现了一位证券投资的旷世奇才——洛威·普莱斯。作为当时最大基金的管理者,他对成长性的看重显得十分另类。他认为,投资者成功的捷径就是寻找成长性好的行业并长期持有该行业内优秀的上市公司。由于投资业绩突出,他逐渐成为偶像级的人物,许多追随者还成立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他的方法被称为“洛威·普莱斯方法”,他喜欢投资的股票被称为“洛威·普莱斯股票”。
“洛威·普莱斯股票”的评价标准是:
(1)非同凡响的市场和产品开发能力;
(2)行业内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不受政府的严格管制;
(4)人力资源总成本极低,但单个雇员待遇较优;
(5)每股收益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这种方法需要经验、判断力、对政治的敏锐和普通人的智慧,而不是繁琐艰难的数字分析,易于被学习和接受。选择这类股票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鉴别某一行业是否正处于成长阶段,其次是在这个行业中选择最有希望的公司进行投资。
普莱斯认为,当某一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时,一般都会显示出“杠杆效应”:净利润的下降速度要远快于单位销售量的下降速度。根据此,他准确地判断出30年代铁路行业的衰退;而在“二战”之前,普莱斯就发现了航空运输、柴油发动机、空调、塑料以及电视机产业的诱人前景。
此外,夕阳行业如果脱胎换骨进入了新的成长期,不管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老产品有了新用途,都可以成为投资对象。
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成长型股票的价格都已经炒作到非常高的市盈率水平,普莱斯认为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便宜的成长型股票,投资方向也应当有所改变,于是把资产转让给合伙人,放弃了对公司的控制和经营。其私人财产主要投向能够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资产,如房地产、自然资源、金银和债券等,成功地躲过了1973-1974年高价股的暴跌。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在于其探索出了投资成长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教条地运用这种方法。坚持直觉、尊重现实和灵活应变是投资的最高境界。
7、什么是成长股?
成长股是指发行股票时规模并不大,但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越做越好,管理良好,利润丰厚,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