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货币基金回归现金流动性管理工具本源
让货币基金回归现金流动性管理工具本源
近日,证监会与央行共同发布了新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这一举措的背后的核心理念是让货币基金回归其作为现金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本源。对此,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马骏进行了深入解读。
马骏指出,自2004年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来,货币基金规模已经增长了十多倍,其投资标的也日趋丰富。在过去的十年间,货币市场基金也面临过多次流动性和利率风险危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市场参与者,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定位和市场重要性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办法相较于旧规,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更加重视投资标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新办法对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久期、平均剩余存续期以及投资标的信用评级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特别是久期管理,新办法要求不得超过120天,平均剩余存续期不得超过240天。马骏认为,这有助于降低组合利率风险,因为过去出现的多次货币市场基金危机往往与久期管理不当有关。
二、对估值偏离度实施不对称监管
当基金资产净值偏离度达到特定阈值时,新办法对基金管理人的调整行为有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需要清醒认识到组合估值偏离度对自身流动性管理需求的影响。
三、对流动性增加硬性指标约束
新办法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隔夜、7天、两周、每月等各个期限的到期现金资产比例都有明确要求。
马骏强调,过去我们在强调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时,往往忽略了其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本质。新办法的出台,使得市场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为未来5~10年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提供了明确的预期和有效的监管环境,有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新办法的实施将使货币市场基金更加稳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现金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作用。这对于投资者、市场以及整个金融体系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式的监管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