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角洲”到“大湾区”——中国打造世界经
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在工作报告中亮相的新名词,迅速引起了学界、政界、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从三角洲到湾区,这是一种经济形态的转变,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指出,三角洲经济注重对内辐射和带动腹地发展,而湾区经济则更强调对外连接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这意味着粤港澳已经正式迈入湾区时代,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
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都具备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全球重要的金融创新能力、突出的交通枢纽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海等多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已经具备了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条件。这一区域的生产总值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1.3万亿美元,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进出口贸易额更是远超东京湾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珠三角凭借承接香港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成为了“世界工厂”。进入21世纪后,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已经进入到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挖掘出新常态下的新动能。
粤港澳的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之一。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极大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
与此中国也需要一流湾区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推动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加速落地,还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是中国构建对内对外开发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还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它不仅将带动华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北有京津冀一体化、中有长江经济带、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还将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这个比旧金山湾区还要庞大的经济体正在逐步形成,并有望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枢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