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主动对接 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新时代的澎湃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再提速
新时代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近日再次按下加速键。各个领域,包括产学研和金融,均呈现出主动对接的强劲势头。
上海市临港管委会于11月19日发布了《上海市临港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方案》旨在打造以临港—张江为主轴的南北科技创新走廊以及东部沿海城市为主轴的长三角沿海创新带。这是临港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当天,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就多项合作项目进行签约,标志着临港地区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常务副主任陈杰表示,临港地区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
据介绍,七大重点领域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资源研发利用、工业互联网、通用航空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示范和科普基地建设。通过三年努力,临港地区将力争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极核和世界级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集聚区。
除了产业领域的融合,金融领域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在2018陆家嘴金融城全球金融风险管理会议上,来自长三角的金融机构和行业组织的专家们共话风险防范合作。会上发布了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合作的倡议书,致力于将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全国金融风险防范示范区和金融创新试点安全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交通银行等业界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金融风险管理专委会也正式揭牌。与此上海财经大学联合江苏银行等单位成立了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的主体承载区,我们将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金融创新试验田,打造最优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未来,如果长三角区域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服务标准一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创新措施未来就有可能率先在长三角区域复制推广。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长三角一体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各个领域、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寻求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