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第二批试点4月起落地 优质龙头稀缺价值
全国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即将启动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家医保局近日向各省医保局发出通知,宣布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将于今年四月起在全国展开。这不仅是对新冠疫情的积极应对,更是对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坚定推进。
回顾《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我们看到“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地区的成果显著,中选药品不仅完成了约定采购量,而且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的绝大部分。这显示了带量采购模式的显著成效。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随着集采常态化的趋势,仿制药企业的降价已成大势所趋。未来,在DRGs等支付改革的推动下,医药行业的政策影响板块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具有创新属性的药企将更显其价值,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康弘药业等,以及港股中的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中国中药等值得市场关注。
上海证券则从另一角度指出,带量采购的品种范围正在逐步扩展至非一致性评价品种,这意味着行业供给侧改革在持续深化。随着带量采购的常态化以及模式的多样化,仿制药的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这也将加速行业的更新换代。在这一过程中,优质龙头企业将迎来良好的配置机会,其强者恒强的趋势不会改变。建议关注已发布年度报告且业绩表现良好的企业。
与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截至最新数据,全球确诊病例已突破77万例。疫情使得医疗物资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陷入巨大缺口。山西证券表示,海外疫情的严峻形势使得这些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增。疫情对海外主要原料药生产国的影响可能导致供需紧张或加剧,进而引发原料药价格上涨。我国相关上市公司如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普洛药业等由于满足国内需求并对接海外需求,其短期业绩及品牌知名度有望得到提升。
万联证券也指出了医药板块,尤其是医疗器械和原料药板块的亮眼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疫情扩散对相关防疫用品需求的激增。本次疫情还反过来催快了医疗系统的补短板进程。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内医药全体系产业供应链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投资者应关注基本面优秀、业绩高增长的医药个股,尤其是在防疫需求影响下业务激增或受疫情影响较轻的优质医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