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四五线城市 房价却要赶上新一线了
城市排行榜近日引发热议,人们纷纷关注自己所在城市在全国的排名。各类城市榜单的竞争激烈,一线城市的名额稳定,但座次时有变动。新一线城市竞争激烈,排名变化多样。连续几年霸榜的成都、新上榜的昆明、两进两出的无锡以及东北的希望沈阳等城市备受关注。虽然排名有争议,但“新一线城市”有一套自己的考量和计算标准,以衡量城市的商业魅力。
虽然排名一般无用,但在谈论房价时,城市排名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以房价重新排名,一线城市需要重新排列。一些在榜单中未上榜的城市,如厦门和三亚,在房价排名中却名列前茅。新一线城市中,只有一半的城市的房价能够上榜“房价新一线”。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超过了不少新一线城市。例如,济南、福州、珠海等城市的房价较为坚挺。一些三线城市的房价单价较高,如丽水等。相比之下,长沙和沈阳比较幸运,身处新一线,房价却是二线城市的水准。
实际中划分城市层级不会单单依靠房价这个指标,城市商业魅力的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包括知名度和对品牌的吸引力等。房价的波动却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同级别城市房价的异动总能给兄弟城市带来经验。最近,苏州的房价变化值得关注。
总体来说,城市的发展和排名是一个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不能单纯地以某一个指标来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苏州,这座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相对较低的城市,近期因房价上涨过快而备受关注。苏州的均价已经攀升至全国第13位,即使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其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强劲。
回顾苏州的调控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2016年3月,苏州就设置了房价“涨停板”,规定同批次房源应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更严格的规定随后而至,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
今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房价涨势尤为凶猛,为此,苏州市频繁调控,将目标线定在5%。为遏制房价上涨,全市范围实施了限售措施,并调整了新购房的学位政策,由五年一位调整为九年一位。
最近的媒体报道显示,苏州市的多部门已召开联合座谈会,如果苏州楼市的几个关键指标得不到控制,调控政策将继续加码,包括但不限于扩大限购和限售。显然,当前的房价涨幅已经超出了预期。
苏州的案例对于其他新一线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一城一策的城市管理策略下,其他新一线城市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都会参考苏州的调控办法和实施结果。
猫哥的“房价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排行榜”为我们揭示了50多个城市的房价与城市魅力之间的关系。在27个城市中,房价排名与城市魅力排名是一致的;而在16个城市中,房价排名高于城市魅力排名,例如某些三线城市房价堪比一线城市。也有一些城市的魅力排名高于房价排名,如广州虽然房价上涨不少,但依然保持新一线城市的水准。
这些现象如何解读?每个人的看法可能都不同。但至少从这份榜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和价格的走势。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吧!苏州的房价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期待未来城市的发展能够带来更为合理的房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