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重拳出击 有人用新招套汇出国被抓现行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通报了的外汇违规案例,总计涉及二十项违规行为。这些案例涉及众多银行、企业和个人,揭示了在外汇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在这批案例中,一些银行因在处理内保外贷签约及履约付汇时未尽审核责任而受到处罚。具体来说,建设银行福清分行、光大银行厦门火炬园支行以及渤海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均因未按规定对贷款资金用途、预计还款资金来源、担保履约可能性及相关交易背景进行尽职审核和调查,分别被处以相应的罚没款。
一些企业也被发现存在违规行为。例如,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和博采林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办理外汇登记时未如实披露返程投资企业实际控制人信息,并违规汇出利润。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逃汇行为,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因此被处以罚款。
还有一些个人通过非法手段转移资金到境外,如通过地下钱庄或把个人资金分拆购汇(俗称“蚂蚁搬家”)。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和中国银行威海分行因违规为客户办理个人分拆售付汇业务而受到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还提到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套汇手法——境内居民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在境外投融资,并非法汇出利润。这种看似聪明的手法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逃汇行为,同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任何手段进行非法套汇。
这些案例反映了外汇交易中的种种问题和风险,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警示。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必须保持警惕,遵守法律法规,以免陷入类似的困境。这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外汇管理的严格态度,对于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这些逃汇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法规,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对国家和个人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此,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了罚款等处罚措施,同时向社会公众发出了警示。
案例一:浙江九龙山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逃汇案。该公司预付货款时并未实际进口货物,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有关部门依法对其进行了罚款处理,以维护外汇市场的公平性和秩序。
案例二:青岛鑫浩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逃汇案。这家公司借用其他公司的海运提单虚构贸易背景,进行对外付汇。这种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外汇市场的诚信基础,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高额罚款。
案例三:天津世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逃汇案。该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并使用虚假提单对外付汇,被有关部门查处并罚款。这种逃汇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交易的诚实原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还有七位自然人因逃汇行为被抓典型。他们通过地下钱庄非法转移资金,用于购买境外房产等目的。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外汇管理规定,还可能导致个人财产的安全风险。有关部门对这些自然人进行了罚款等处罚措施,并公开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这些案例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和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不得进行逃汇等违法行为。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