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有望入围第二批“两类公司”试点
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正迈入加速阶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电投等央企有望入围第二批试点名单,而地方国资平台也在资本运作方面动作频频。
浙江省国资运营公司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正在研究在合理持股比例范围内,对所持股的一级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策略。该公司旨在通过此种方式增强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并根据市场形势和企业实际情况,主动增持已持股的上市公司股份。这不仅体现了其积极的市场策略和对企业的信心,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电投在确定重组方案时明确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发展方向,通过优化管理体制,转变为战略管控,并赋予二级单位更大的自主权。中化集团则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并建立了适应投资控股型企业特点的战略管控体系。中核集团以军民融合的核工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改革方向,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的母子公司体制和管控模式。
自2014年两类公司试点启动以来,已有部分央企开展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预计将有更多的企业纳入第二批试点,包括发电、煤炭、建筑等竞争性领域。一位国资专家表示,随着“管资本”改革的进一步提速,国资投资运作也将步入高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国资平台成立,并在A股市场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
以杭州资本为例,该公司通过运用基金引导投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浙江省及其他地方的一些国资平台也在积极运作,入股上市民企,成为纾困民企的主力军。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国企的竞争力,也对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
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公司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推进,这不仅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于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资本的投资运作将更加灵活高效,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至截止日期12月4日为止,国资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成功增持了公司股份共计540余万股,约占公司总股份的0.12%。这一增持数字已经超越了国资公司原先计划增持区间下限的半数,即超过计划中的最低增持线——一千万股。这一行动彰显了国资公司对公司的坚定信心与长远规划。
广发证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指出,国企改革的核心特征在于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在这一大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平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为后续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活动铺设坚实的基石。这些平台市场化运作的主要目标,一是通过产业基金等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国有资本向新兴产业领域倾斜;二是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三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企内部改革。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国资公司的增持行为,反映出其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乐观预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国企改革正朝着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方向迈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平台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其功能和作用将更加凸显,为国企改革的深入推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