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加速推进
科创企业融资的新篇章:投贷联动的蓬勃发展
随着科创企业对融资需求的日益增长,投贷联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的重要方向。自从投贷联动试点启动以来,多个项目纷纷落地,标志着这一模式在缓解科创企业融资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投贷联动,顾名思义,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传统的信贷投放与集团内部设立的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股权投相结合,为科创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这一模式的诞生,既能为科创企业带来宝贵的资金,又能为银行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双方共赢。
回首投贷联动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众多银行及地方的积极响应。2016年,银监会、科技部、中国联合发文,确定了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在中关村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此后,多家银行纷纷行动,与科创企业签订投贷联动合同,为科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投贷联动并非一帆风顺。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时,还需面对外部政策配套、银行内部体制机制等多重问题。其中,“投”的风险远大于传统信贷业务,需要银行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实现贷款和投资的隔离。传统信贷思维对“投”的不合理要求也是一大挑战。
对此,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努力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他们根据科创型企业特点设计“PE贷”“VC贷”,明确投资子公司与专营机构之间的收益共享、风险分担补偿制度。加强评估标的股权价值,对企业的上市、并购退出路径加强研判,提升资金端、产品端对资产端的匹配度,形成信贷业务与投行业务并联发展的局面。
随着银行投资子公司的陆续成立,投贷联动业务有望步入“快车道”。专家表示,当前银行传统业务承受较大压力,投贷联动为银行涉足股权投资提供更多机会,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投贷联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贷联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投贷联动的深入发展,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将得到有效缓解,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也将迎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