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都市圈"时代来临!你落户将迎这些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1日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要取得显著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将大幅提高,且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基本消除。
这一指导意见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这意味着,未来都市圈将更加注重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合理分布,推动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市民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指出,未来的都市圈改革发展重点将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成渝都市圈等发达地区。
为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意见指出要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增加城市间公路通道,加快构建多层次公路网。鼓励地方对高频次通行车辆实施高速公路收费优惠政策,提升都市圈内高速公路通勤效率。还将打造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完善充电桩、加气站、公交站场等布局,优化交界地区公交线网。
在市政和络建设方面,意见强调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的协调布局,推动各类市政管网的合理衔接。完善都市圈络一体化布局,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取消都市圈内固定电话长途费,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意见还提出了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措施。通过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等措施,加快统一开放市场的建设。
这一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分布,提高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推进公共服务共享等措施,为都市圈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多元化服务供给,特别是在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我们积极鼓励都市圈内的城市联合建设养老机构,让养老服务的供给更加充足和贴心。我们明白,城市设施的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加快这方面的实施步伐,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也不忘推动博物馆、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都市圈的发展红利。
意见的核心在于加快社会保障的接轨衔接。为此,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将涵盖各类社会保障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我们还将加强都市圈内的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交换,推广通过公安信息比对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新模式,让养老补贴更加精准地发放到每一位老年人手中。
在医疗方面,我们致力于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让患者在异地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我们将加快推动都市圈的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统筹衔接,让医疗保险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工伤认定政策也将得到统一,认定结果将在都市圈内互认。
我们还致力于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覆盖所有常住人口,让每一个在都市圈工作生活的人都能享受到住房保障。我们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统筹层次,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让住房公积金的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更加方便快捷。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为都市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