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出减负“组合拳”让企业“轻装上阵”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企业经营者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面对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挑战,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帮助企业减负的组合措施,为企业注入了活力,让众多企业经营者和经济学家对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河北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负责人透露,虽然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在7%左右,这个融资成本企业可以承受,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15%,大量的成本被消耗在中间环节,如保证金、担保费等。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其发展的步伐。
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不仅包括降低制度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等,更包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这一系列的措施被业内专家称为精准的“组合拳”,旨在真正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根据的调查数据,《2015年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升、融资成本高以及资金压力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而言,高税费压力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更是其发展的拦路虎。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需要从改革的角度入手,减少对市场和企业不必要的干预。通过市场竞争来激发企业活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过去已经出台了一些帮助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和措施,但企业的呼声仍然较高。一些部门并未彻底让利,中介收费项目仍需进一步规范。对此,来自产能过剩严重产业的企业负责人更是翘首以盼。钢铁行业作为其中的代表,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期待着的减税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政策的落实是关键。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只是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转型升级,适应市场的调整。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