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改破冰 农村土地成香饽饽?
摘要:浙江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的洛舍钢琴小镇产业园,得益于当地试点的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之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直接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落户生根。通过拆除不符合规划的小码头、小矿山等用地项目,对土地进行复垦和调整,然后拿出一部分土地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成此产业园。目前,产业园规划面积680亩,预计今年10月底部分竣工。这一成功的集体土地出让得益于改革的支持和当地强大的产业支撑。德清县的改革只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缩影,目前多个改革项目正在深入推进。
在这片热土上,变革正悄然发生。曾经的废弃土地,现在成为了发展的热土。洛舍钢琴小镇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以往分散、规模小的钢琴厂的问题,而且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仅如此,醉清风度假酒店的建立也证明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价值。酒店所在的土地是全国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首笔抵押项目,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和良好的效益,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农村集体土地。
国土资源部调控司改革处处长王爱民指出,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政策。这种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农村工商业提供了空间保障和制度供给。更重要的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这意味着农民可以长期从土地中获得财产性收益。
在改革的推动下,德清县已经完成入市土地102宗,约758亩,农民和农民集体获得收益达1.33亿元。其他土地制度改革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也正在深入推进。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已有7万余户退出宅基地,面积约3.2万亩。这些改革成果是中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步。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德清县,整个中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形成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的工作也正在展开。我们期待着这些改革能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福祉。